本报联合上海市大数据中心、复旦大学数字治理实验室,对上海16个区、38个政府部门和56家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调研,通过大量案例和数据,全景展现上海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效。


(首席政经记者 王立扬 上海报道)早晨8:00,"随申码"已自动关联核酸检测结果;上午10:30,企业经办人在线完成跨区迁移手续;深夜11:00,AI巡检系统发现并处置了一处水管渗漏——这些数字化场景,正在重构2000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图景。

■ 转型成效数据总览
1. 基础指标:
- 政务服务"一网通办"接入事项3500+
- 城市运行"一网统管"覆盖场景58类
-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18.7%
2. 关键突破:
▸ 电子证照调用量超8亿次
▸ 智慧社区覆盖率92%
▸ 5G基站密度全国第一

■ 三大转型支柱
【经济数字化】
- 标杆项目:
上海龙凤419是哪里的 ▶ 张江人工智能岛
▶ 临港数字孪生城
- 创新模式:
▸ 工业互联网平台
▸ 数字人民币试点

【生活数字化】
1. 医疗:
- 互联网医院42家
- 电子病历互联互通
2. 交通:
- MaaS出行服务平台
- 智慧停车系统

上海夜网论坛 【治理数字化】
1. 政务:
- "两个免于提交"
- "一件事"主题服务
2. 应急:
- 防汛防台预警系统
- 电梯安全监测平台

(转第三版)
■ 市民体验报告
1. 满意度调查:
- 在线办事好评率98.2%
- 数字生活适应度86分
2. 典型案例:
爱上海 - 静安区"社区云"
- 长宁区"数字养老"

■ 挑战与对策
1. 数字鸿沟:
- 长者智能技术提升行动
- 无障碍服务优化
2. 数据安全:
- 隐私计算技术应用
- 数据分类分级保护

■ 未来展望
1. 元宇宙创新示范区
2. 国际数据港建设
3. 数字孪生城市
(全文共3960字)